看到新聞指日本福島核電廠6個反應堆都出了問題,
而日本政府亦再無新方法解決核危機,連自衛隊都因怕輻射拒到核電廠救火,
美軍艦隊亦早已離開,值得注意的是,
自衛隊和美軍是有測輻射儀器,可自行測量輻射值,
福島核電廠所洩漏的輻射量,會否如日本政府公布般是個疑問。
6個反應堆不停升溫,只靠廠內50名死士灌水救火,無疑是杯水車薪。
昨晚無綫新聞訪問了核能專家,指無法機器人用進行救援,因為輻射會令機器失零,
灌水泥也不可行,因為在爐心未爆的情況下,灌水泥封頂只會妨礙散熱和加重壓力。
日本政府對核電廠束手無策,首相潛水,這班高官竟然想到調高福島第一核電站工作人員,
可接受輻射照射的劑量上限,由100毫希,增至250毫希。
這是甚麼意思?原來人可接受的核幅射上限不是由醫學專業判斷,而是可由政府自行更改!
站在核危機前綫的福島核電站人員冒死堅守崗位,早已有犧牲的覺悟;
但這些安坐於辦室的高官想到的竟是更改勞工法例,
是為的是日後免被核電站員工或他們的家屬追討勞工賠償嗎?可恥!
日本提高福島核電站工作人員可接受輻射劑量上限
核能的本質 看清楚了嗎?
昨晚看了Discovery的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,
才發現核事故的災害,比以前認識的更可怕,名為清潔能源完全是誤導,核廢料所造成的污染,過了幾十年至上幾十萬年仍存在,
核能只不過是把高污染計時炸彈由不負責的成人手中,交給下一代承受。
通常提出反核能時,都會有人指人類不能不用電,除非返去深山住,
但我們在大規模應用核能前,有節省能源的習慣嗎?
有善用太陽能、風能等可應用的可再生能源嗎?
大家真的做好了與輻射共存的準備嗎?
這幾年間,旺角、銅鑼灣等地區的大型電子廣告板有增無減,
浪費電力之餘又造成光污染,滋擾居民。
香港位處亞熱帶地區,大廈的天台適合發展太陽能,
就連街燈都可轉由太陽能供電,但香港政府有做過甚麼嗎?
現在日本發生核事故,反應最慌亂的不是日本人,
而是搶購食鹽的中國人、香港人,商人照舊哄抬物價發災難財,
大家對輻射危害的理解,與2003年沙士時搶購板藍根無異。
新聞早已報道過了,中國在十二五規劃(2011-2015)大規模興建核電廠,
預計廣東省會興建7間核電廠,這些核電廠只用40-60年便要報廢,
但核廢料的遺害長達數十至數十萬年,中國政府會如何處理這些核廢料?
以中國政府「亮麗的往績」,大家真的相信它的核電是安全嗎?
Discovery製作的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答案。
50萬人用生命換來的「奇蹟」-----搶救切爾諾貝爾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一節】
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,位於烏克蘭的切爾諾貝爾核能電廠四號機組於發生爆炸,反應爐1200噸的頂蓋瞬間噴入高空,釋放出大量輻射粒子。第一批趕往現場的消防員,在缺乏保護裝備的情況下救火,可是一直未能成功,他們暴露在致命的輻射值中,當晚有2人死亡,其後幾個月內有28人喪命,成為第一批核事故受害者。接下來,有50萬人與核奮戰。 當中有數千人犧牲生命,阻止第二次核爆炸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二節】
1986年4月27日下午5時,核能電廠所在地普利彼特市,當地居民仍未知發生何事,只被告知他們有2小時收拾行李離開,4萬3千名居民登上政府安排的巴士後再沒有回過家鄉,有老人不願離開,幾周後被人發現他的屍體。城市瞬間變成鬼城,只剩下軍方人員及科學家,科學家們留在一間酒店內討論對策,但當時他們低估了事故的嚴重性,因為輻射粒子已飄移到一千多公里外。28日,輻射塵吹到瑞典,美國和歐洲用間碟衛星發現烏克蘭一間核電廠變成廢墟,不斷冒出黑煙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三節】
蘇聯政府未能在事故發生後立刻掌握情報,令普利彼特居民在核污染中暴露2天,但危機不斷擴大。在毀壞的反應爐底部,1,200噸的高熱岩漿持續以3千度高溫燃燒,不斷在大氣中散發無數的放射氣體和放射塵,防止危機擴大的唯一方法,就是滅熄大火,封住反應爐。
核電廠爆炸後3天,莫斯科派出80架直昇機艦隊前去滅火,大火令高空溫度處於攝氏120-180之間。軍方直昇機的輻射測量錶測出超過上限數值,人體只要暴露半小時就足以致命,反應爐散發的強烈放射性熱氣流令直昇機難以靠近,機師只能隨機應變,向廢墟徒手空投80公斤的沙包,希望透過大量填沙與硼酸將反應爐的火焰悶熄。第一天出動110架機,第二天出動300架,當時,在反應爐上空的輻射量,已幾乎達到致命量的9倍。駕駛員不停來回投沙包,有些一天飛行多達33次,吸收了巨量的輻射。還處於輻射潛伏期的年輕的士兵們未知自己危在旦夕,可是,來看他們的醫生就知道其中有很多人會死。
5月1日,輻射塵隨風向四散到周邊地區,但政府隱瞞消息,指危機已過去,事實卻是輻射量超正常水平的好幾千倍,居民如常出外活動,暴露在核污染中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四節】
5月2日,離核電廠7公里的切爾諾貝爾(台譯:車諾比)市居民被撤離,接着是電廠方圓30公里的所有村莊居民。13萬居民遷走,其中許多人已遭到嚴重污染。核電廠的裂口被6千噸的沙與硼酸填滿,但反應爐仍處於高熱悶燒狀態。10天後,權威的國際原子能總署長到現場視察。
在第一反應爐底部,有195噸核燃料在燃燒,高溫把沙都燒掉,堵住的表面開始出現裂痕。此外,堵住反應爐導致內部溫度更高,假如1,400公斤的鈾、石墨等物質與水接觸,便會引發另一次威力可比原子彈的的大爆炸,到時方圓320公里範圍變成廢墟,整個歐洲無法住人。
為阻止大爆炸,消防員冒死抽走底部的水,他們被稱為國家英雄,但餘生受盡輻射折磨。軍方空投2,400噸的鉛進入反應爐,雖然鉛令反應爐迅速降溫,但有些鉛被火熔化後蒸發到大氣中,20年後,切爾諾貝爾病童的身體仍殘留微量的鉛。在這場行動中,有600名駕駛員遭到輻射致命污染,可惜,他們的努力只爭取到幾天時間,爆炸的危機仍未解除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五節】
要阻止爆炸,必須設法防止反應爐和岩漿往下塌落,因為地層下方就是供應全國食水的水層。輻射進入水層不單會發生大爆炸,更會污染東歐水源,甚至黑海。
1986年5月12日,俄羅斯和烏克蘭礦區派遣了1萬名礦工進行地道工作,挖出共180公尺長、闊30公尺的地道,放置讓反應爐降溫的冷卻裝置。地道高達攝氏50度,在缺氧高溫的環境下,礦工只能拿掉面罩、脫掉上衣工作。他們用了1個月4天的時間挖出地道,地道口的輻射量高達300倍,全部礦工都感染到輻射,根據估計,有四分之一的礦工在40歲前死亡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六節】
礦工們的努力阻止的反應爐向下塌,但要完全阻止核輻射,必須覆蓋損壞的建築物與清理受輻射污染的切爾諾貝爾區。一年內,十多萬官兵在切爾諾貝爾穿梭,清理放射性物料。有5名記者授權進入該區採訪,其中3名記者在壯年去世。10萬軍隊與40萬名平民,包括工人、工程師、護士、醫師與科學家來到切爾諾貝爾清理輻射物料,包括每幅牆、每條電綫、射殺沾着輻射塵的動物等等,最後,所有東西都要長埋在地下。
12星期後,最危險、最核心的部分-----核電廠反應爐,須用170公尺長,66公尺寬的鋼鐵混凝土石棺封住,工程人員製作組件,用超級起重機移動水泥牆,工人只能有幾分鐘時間放置機械,再遙距操作,以免吸入致命的輻射量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七節】
工作人員在封水泥棺時遇上新的難題,就是要先清理好屋頂上含極高輻射的瓦礫,但清理瓦礫的機器人受輻射影響,電子迴路失控出現故障,3,500名年輕後備軍充當生物機器人,全身穿着鉛製防護衣,輪流在輻射量極高的地方工作,每人只能在屋頂工作45秒到3分鐘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第八節】
10天後,士兵們清除屋頂上瓦礫,但從此失去了健康。然而,這卻只讓屋頂的輻射值降低35%。1986年10月,該區清理完畢,水泥棺封住核電廠,整個搶救行動總共有50萬官民參與,耗費180億美金。
20年後,切爾諾貝爾仍是一整鬼城,而當年參與搶救的官民,心贜、胃部、肝、腎、神經系統都出現毛病,無力恢復正常生活,也無法工作。可是,政府無視他們的困境,削減他們的福利金。50萬人中有2萬人在壯年逝世,有20萬人宣告殘障,剩下的人難苦求存,身體不斷受輻射侵蝕,更害怕自己的孩子亦會受輻射所害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九】
1991年蘇聯瓦解,有學者從混亂中拿了機密文件,揭發政府隱藏資料。核電廠爆炸後2周,已經有10,198人住院治療,但政府對外宣稱一切良好,還把正常人體能接受的輻射值提高了5倍,下令醫院讓人們回家。
除了蘇聯政府外,還有一個國家的政府極力否認核事故對人體造成的影響,那就是大力推動核能的法國。20年後法國,尤其是近東的科西嘉地區,出現的甲狀腺癌病例,性質與嚴重性跟車比諾附近區域所提報的病例相同。
----謊言比輻射殺死更多人。
----謊言比輻射殺死更多人。
輻射污染了土地,污染了食物鏈,導致生活在污染地區的人們患上甲狀腺癌,而他們的下一代也因基因突變而出現兔唇、缺眼、骨骼變形等殘缺。在白俄羅斯,有30萬名幼童受到污染荼毒,他們需要學習與輻射共存。
搶救切爾諾貝爾 ( Battle of Chernobyl )【完】
切爾諾貝爾核電事故讓人類見識到,在人類掌控下的核能本質,輻射失控的景象。2005年,核電廠的放射值仍超過正常的一百倍,雨水與侵蝕削弱石棺結構,須要動用10億美元趕及建造新石棺。一旦舊石棺倒塌,裡面100公斤的鈽足以害死上億人,而要讓半數的鈽消失,則需要24萬5千年的時間。
今日,民用的核子發展持續進行,核能被視為解決能源短缺和全球暖化的方法。切爾諾貝爾已提醒了人類,這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